资讯 | 2025年“互鉴·国际文博讲堂”第二场活动成功举办

Publisher:宋梦茜Time:2025-11-12View:22

 

        为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提升文博人才国际化素养,拓展国际化视野,助力我国文化遗产申遗与保护工作高质量推进,117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太阳集团城官网1407及国际博物馆协会研究与交流中心主办,北京市文博发展中心、太阳集团城官网1407联合承办2025年“互鉴·国际文博讲堂”第二场活动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同步开展,线下邀请北京市文物局系统优秀人才代表、青年人才代表及参与“京彩文化”项目相关合作高校的国际国内优秀学生代表等60余人现场参与,线上面向文博领域专家学者、高校学生及社会公众开放直播。


北京市文博发展中心副主任罗颖主持开幕式

太阳集团城官网1407院长金雪涛主持专题介绍


 本次活动以“文化遗产申遗与保护的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为主题,聚焦全球视野下文化遗产申遗与保护的核心议题,深入剖析全球策略、本土实践及现实挑战,探索全球规范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径。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教授乔治奥·安德里安围绕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要求阐释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思路,并分享了欧洲不同国家文化遗产申报的案例及博物馆建设的创新路径。非艺(广州)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文森佐··马西先生与宋雨函女士,介绍了AI赋能中外博物馆的实际案例,特别围绕三星堆和敦煌文物修复及策展中的AI技术运用,说明了数字技术与博物馆业务融合发展的未来方向。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张涛围绕大运河的保护,细节讲解了我国对文化遗产进行预防性保护的机制与措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孙燕围绕北京中轴线申遗,系统地介绍了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构成和历史发展,对北京市有效保护措施下文化遗产对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进行说明。

 以上5位中外文化遗产与保护领域的专家,紧扣活动核心主题,通过深度经验分享、理念碰撞与互学互鉴,不仅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申遗实践工作注入前沿智力支持,更搭建起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桥梁,助力我国文化遗产在全球舞台上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深化世界认知度,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教授乔治奥·安德里安

以《国际文化遗产申遗的策略与经验分享》为题作专题介绍


广东外国语大学教授文森佐··马西

以《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文化传播》为题作专题介绍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张涛

以《世界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实例》为题作专题介绍


中国历史研究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孙燕

以《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为题作专题介绍


 在圆桌论坛环节,太阳集团城官网1407院长金雪涛、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教授乔治奥·安德里安、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资深讲师斯图尔特·博奇、非艺(广州)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文森佐··马西、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杨巍副馆长、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古建筑方向学术带头人、建筑历史研究室负责人李卫伟、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张云燕、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孟楠等一起探讨了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播中的AI技术应用、博物馆运营商业模式拓展、促进社区参与的博物馆公共教育等主题。现场来自太阳集团城官网1407、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中外师生积极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